1、請問在足球游戲世界盃2002中怎麼頭槌和倒勾攻門
FIFA 2002 WORLD CUP做的並不好,好象射門動作不由玩家來決定!沒怎麼玩,呵呵~
2、世界盃足球比賽幾年一次?
世界盃是每4年為一屆。
世界盃的創辦
1904年國際足聯的第一任主席羅貝爾·蓋蘭首次向各國足壇領導人提出了這種想法,並讓秘書長希爾施曼為此起草一份文件。
但由於表示願意參加的國家不多,而且由於政治體育的不和,這項計劃流產了,一戰結束後巴黎紅星隊的創始人於勒·雷米特先生當選為國際足聯主席,他又重新操起了這項擱淺的計劃。
1926年12月10日,國際足聯在巴黎召開了一次工作會議,瑞士、匈牙利、法國、奧地利、德國等許多國家都派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4個月後,會議的草案被提交給各國足協。
1927年6月5日,在國際足聯召開的赫爾辛基會議上,以23票贊成、5票反對、1票棄權通過了巴黎工作會議議案。
1926年,國際足聯盧森堡會議上,把錦標賽的名稱改為「雷米特杯賽」以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事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後來有人建議把兩個名字連在一起,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最後在赫爾辛基的代表會議上,最終命名為「世界足球冠軍杯—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每四年舉辦一屆。
獎杯的更名
國際足聯當時曾規定獲得世界盃賽冠軍的隊伍將保留在此金杯,一直到下屆比賽時交還國際足聯。但同時又規定,獲得三次冠軍的那個國家將永遠擁有這座金杯。
1970年在墨西哥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上,巴西隊第三次榮獲冠軍,於是「金女神杯」飛到了巴西永遠落戶。
為製造新的獎杯,1971年,國際足聯對52種設計圖案進行了評選,義大利人加扎尼亞的設計方案中選。他設計的獎杯是由兩個大力士雙手高舉一個地球的造型。此金杯高36厘米,重5公斤,名為「國際足聯世界盃」。
(2)世界盃足球游戲攻略擴展資料:
世界盃歷屆冠軍
1、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烏拉圭
2、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義大利
3、1938年法國世界盃:義大利
4、1950年巴西世界盃:烏拉圭
5、1954年瑞士世界盃:聯邦德國
6、1958年瑞典世界盃:巴西
7、1962年智利世界盃:巴西
8、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英格蘭
9、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巴西
10、1974年西德世界盃:聯邦德國
11、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阿根廷
12、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義大利
13、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阿根廷
14、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聯邦德國
15、1994年美國世界盃:巴西
16、1998年法國世界盃:法國
17、2002年韓日世界盃:巴西
18、2006年德國世界盃:義大利
19、2010年南非世界盃:西班牙
20、2014年巴西世界盃:德國
21、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法國
世界盃影響
作為當今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單項體育盛會,世界盃亦開始日趨商業化,高額贊助合同令人咋舌。2010年南非世界盃國際足聯頒出高達4億美元的總獎金給予各個球隊,開創了世界體育史最高獎金紀錄。
經濟效應
世界盃帶給主辦國的直接經濟效應更是立竿見影,早於1982年西班牙因為主辦世界盃就獲得高達63億美元的旅遊收入,2006年德國世界盃更是為德國帶來110億美元至12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收入。
在一些國家,例如中國,雖然國家隊屢次無法進入世界盃,但世界盃仍舊帶來客觀的經濟影響。2010年南非世界盃開始前,如往常一樣,中國國家廣電總局規定只有中央電視台有獨家的轉播購買權利。
有傳媒報道CCTV僅在廣告費方面的收入就超過20億元人民幣可謂賺的盆滿缽滿,而中國的一些啤酒企業,甚至股票市場都會因為世界盃的舉行產生波動。
政治效應
世界盃賽影響力亦體現在多國的政治領域,通常奪冠球隊與表現出色的球員都會被各國視為民族英雄,甚至在德國世界盃,東道主德國隊即使沒能奪取最後的冠軍,但德國總統科勒爾仍舊在總統府接見了季軍球隊。
球隊英雄世界盃金靴獎得主克洛澤被總統親自受勛。
世界盃的比賽,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英國首相卡梅倫,義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法國總統奧朗德,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多名政要以及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等各國皇室成員都會親臨賽場觀看比賽。
3、世界盃足球
最 早的一部足球規則
1.場地面積,在長150碼,寬100碼以內。 在每條邊線上距端線25碼處,各樹立兩根標志桿。
2.球門由兩根立竿組成,相距英尺.
3.用投幣選擇球門或開球權。
4.上半時比賽時間結束後,交換場地。
5.當隊員將球踢出時,同隊任何隊員站在球的前面較對方隊員更接近對方端線時,不得參加比賽接觸球,也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礙其他隊員接觸球。
6.當球被踢出邊線外則為死球,由對方在出界地點 將球直接踢入場內,恢復比賽。
7.當一隊將球踢出 對方端線時,對方任何隊員誰先拿到球便可持球在垂直端線25碼處發任意球。
8.當球踢來時,隊員在對方端線後面不可觸球。
9.如果球落到端線之後和邊 線標志桿之外時,任意球應該在距端線25碼處發。
10.當一隊員踢任意球時,同隊隊員不得處在他與對方端線之間,並且對方隊員不可站在距離他10碼之內.
11.隊員可選擇任何方式踢任意球。
12.球從兩竿之間或從其間上方無限高度穿過,算勝一球。
13. 在比賽進行中,可用身體任何部位接觸球,但不得用手、臂、肩部持、擊球。
14.所有沖擊都是公平合法的,但禁止用手抱、推,用腳絆掉或吵鬧。
這套正規原始規則經英格蘭足協主席公布刊登在(BELIS LIFE)雜志上。三年後足協補充規定,球門高度為6碼,寬度為8碼,兩立柱之間拉上一條繩,作為球門高度。
近代的足球,最早在19世紀的英國產生。人類進入20世紀,足球也進入了20世紀。無論是傳說的那戰場上的敵人的頭顱,還是萬人同踢一個足球在兩個城市之間比賽,都已經成為過去。現代足球就要起步,並逐漸形成了職業聯賽。
1903年,比利時,丹麥,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商議成立一個國際足球組織,然而英國作為足球的發源地卻熱情不高。然而足球還是開始在歐洲及美洲普及。在義大利英國移民早在1893年就建立了熱那亞隊,1899年,英國人和義大利人又聯手建立了今天的綠茵豪門-AC米蘭,1899年。,義大利又創辦了聯邦錦標賽,前7屆熱那亞六奪冠軍,AC米蘭則在1901年奪得冠軍。
在南美,足球也被英國的水手,移民帶到了這里,托馬斯。利普頓爵士創辦了利普頓杯賽,成為了拉普拉塔河兩岸的烏拉圭和阿根廷之間的對抗賽
現在最知名的足球聯賽是歐洲的五大聯賽(意甲。英超,西甲,德甲,法甲)
【足球規則】
11人制足球規則
足球比賽場地介紹
(一)球場
1、 球場面積必須符合規則的規定。國際足聯曾規定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場地為長105米、寬68米。國內基層比賽的場地可因地制宜,但在任何情況下,邊線的長度必須長於球門線的長度,場內各區域的面積不得變更。
2、 球場地面必須平坦,硬度合適,以不傷害運動員和不影響球的正常運行為原則。國際足聯世界盃賽組織委員會曾指令世界盃足球賽不得在人造草皮球場上進行。
(二)界線
1、球場各線須與地面平齊,不得做成V型凹槽或高出地面的凸線。線的顏色須清晰。土地球場最好用白灰粉或灰漿畫線,天然草皮球場宜用熟石灰粉畫線,不要用生石灰粉或灰漿澆畫。為了防止雨水沖刷,亦可用白色塗料畫線,但不得用木條、磚石或碎瓦等物填平的溝槽作界線。
2、場地各線的寬度不超過12厘米(一般以12厘米為宜)。邊線與球門線的寬度應包括在場地面積之內,其他各線寬度亦應包括在該區域面積之內。球門區和罰球區的丈量,都應從球門柱內側和球門線外沿量起。球門線的寬度必須與球門柱的寬度相等。
(三)邊線與球門線
1、邊線與球門線劃定的足球場是足球比賽時隊員的基本活動區域。比賽開始後,未經裁判員許可,隊員及其他人員不得擅自進場。
2、當球的整體從地面或空中越過邊線或球門外的球門線時,即為球出界而成死球,分別以擲界外球、踢球門球或角球恢復比賽。
3、球門間的球門線是判斷球是否進門的標准線,只有當球的整體從地面或空中越過球門內的這條線時方可算球進門。
4、執行罰球點球時,防守方守門員應站在球門間的球門線上。
5、在對方罰球區內踢間接任意球時,如果球距球門間的球門線不足9.15米,則允許防守方隊員站在球門線上。
(四)中線
1、中線把全場劃分為兩個相等的半場,中線的寬度應包括在每個半場的面積之內。
2、開球時,雙方隊員必須站在本方半場內(且守方隊員不得進入中圈)。當裁判員鳴哨後,球被踢並向前移動時,比賽方為開始,這時雙方隊員可進入對方半場。
3、 隊員在本方半場無越位犯規。
(五)球門區
1、可以在球門區內的任何一點踢球門球及本方的任意球。
2、當球在球門區內時,裁判員令比賽停止,若以墜球恢復比賽時,應在停止比賽時球所在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墜球。
3、凡在對方球門區內踢間接任意球時,應在離犯規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等的球門區線上執行。
(六)罰球區
1、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可以用手觸球。
2、隊員在本方罰球區內違犯規則第十二章可判為直接任意球的十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時,都應判罰球點球。
3、踢球門球或在本方罰球區內踢任意球時:
(1)對方應退出罰球區。
(2)必須把球直接踢出罰球區,比賽才能恢復。
4、罰球點球時,除主罰隊員與對方守門員外,其他隊員均須在罰球區及罰球弧外的場內、罰球點的後面;當球被踢並向前移動,比賽即為恢復,此時隊員方可進入罰球區。
(七)角球弧
踢角球時,球必須放定在角球弧內。
(八)罰球點
罰球點球時,球必須放定在罰球點上。因大雨沖刷,罰球點模糊不清時,由裁判員確定罰球點的位置。
(九)中點
中線的中點俗稱開球點。開球時,球必須放定在該點上。
(十)中圈
開球時,守方隊員須站在中圈以外的本方半場內。這同踢任意球時,守方隊員須站在至少距球9.15米處的意義相同,其作用是保證攻方隊員踢球時不受對方阻礙。
(十一)罰球弧
罰球點球時,除主罰隊員與對方守門員外,其他隊員均須在罰球區及罰球弧外的場內、罰球點的後面;當球被踢並向前移動,比賽即為恢復,此時隊員方可進入罰球弧。
(十二)角旗
1、角旗是場地四周的標志,應垂直豎於邊線與球門線外沿的交點處。
2、角旗桿的高度(桿頂至地面)不得低於1.50米,桿的頂端應為平頂,以防刺傷隊員。角旗顏色應與助理裁判員用旗和場地顏色有明顯區別,晚間比賽使用燈光時,可用白色角旗。角旗可用布或綢料製成,規格一般為30厘米×40厘米。
(十三)中線旗
在中線兩端距邊線外至少1米處,可各豎立一面與角旗大小相同的中線旗,作為中線的標志。它對判斷越位有益。
(十四)球門
比賽場地的球門應是固定的,門柱及橫梁的寬度與厚度均應相同。球門顏色必須是白色。
(十五)球門網
1、球門網的作用是幫助裁判員看清球是否進進球門,因此球門網只能掛在球門後面,牢固地附加在球門橫梁、立柱上,下端釘在地上,不得使球穿過。掛鉤不得釘在門柱側面或橫梁的下沿。
2、球門網應適當撐起,使守門員有充分活動的空間,並在球進網後不致彈出。一般較多採用從球門後面用繩將網拉起的方法。
(十六)場地四周
1、按照比賽組織機構的要求,可在球門線的外面(一般距角旗2米、球六區線與球門線的交點3.5米、球門柱6米)畫一條攝影人員限制線,攝影人員應在這條線的後面。如有廣告牌的後面。
2、第四官員的席位設在場外靠近中線的延長線處;替補員的席位設在距第四官員席位兩側各10米左右並與之相齊處。各隊的教練員、替補員及工作人員應在替補席上。替補席的席位數按照比賽組織機構的要求確定,目前我國確定為14個席位。
3、技術區域。技術區域一詞在《足球競賽規則》第三章中國際足球理事會決議的第二條已經提及,區域內有為球隊的技術人員和替補隊員提供的座位。
技術區域可以根據場地情況做大小和位置上的調整。以下是對技術區域設置的一般性指導:
(1)技術區域是從替補席兩側向外1米、距邊線1米以內的區域。
(2)建議用標記線明確該區域。
(3)技術區域內的人數由競賽規程規定。
(4)根據競賽規程,技術區域內的人員應在比賽開始前確認。
(5)每次只允許一人在技術區域內進行戰術指揮,指揮結束後應立即退回替補席。
(6)教練員和其他官員必須在限定的技術區域內,除非遇到特殊情況,例如理療師或隊醫在得到裁判員的允許進場察看受傷隊員時。
(7)技術區域內的教練員和其他人員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十七)檢查場地
裁判員應認真檢查比賽場地。比賽開始前和中場休息時,對於模糊不清的界線(尤其是球門附近的界線)要令有關人員重新畫出。如因雨雪致使場地泥濘、界線不清時,可在場地四周的規定位置插上10面小旗,小旗距界線均為1米,小旗的規格與角旗相同,以有助於裁判員作出判斷。
國際足協規則小組決議
(1)國際比賽球場最大面積為:長度一一0公尺、寬度六四公尺。
(2)各國足球協會必須嚴格遵照規定的面積,布置球場。在舉辦國際比賽時,必須於賽前,將比賽地點及球場面積,通知客隊的國家足球協會。
(3)國際足球協會規則小組,已同意規則中所用的英制與公制對照如下:
一百三十碼……….一百二十公尺
一百二十碼……….一百一十公尺
一百一十碼……….一百公尺
一百碼…………….九十公尺
八十碼…………….七十五公尺
七十碼…………….六十四公尺
五十碼…………….四十五公尺
十八碼…………….十六公尺五十公分
十二碼…………….十一公尺
十碼……………….九公尺十五公分
八碼……………….七公尺三十二公分
六碼……………….五公尺五十公分
一碼……………….一公尺
八英尺…………….二公尺四十四公分
五英尺…………….一公尺五十公分
二十八英寸……….七十一公分
二十七英寸……….六十八公分
五英寸…………….十二公分
四分之三英寸…….一點九公分
二分之一英寸…….一點二七公分
八分之三英寸…….一公分
(4)端線的寬度,應和球門柱及橫木的厚度相同,因此球門柱內外邊的 線應是一樣寬。
(5)為了劃球門區域及罰球區域,在端線上量的六碼及十八碼的距離, 必須從球門柱的內方量起。
(6)球場的面積,包括場內各區域界線的寬度在內。
(7)所有的比賽,應依照足球規則供給標准設備,特別是國際比賽,尤應注意皮球的圓周及其它設施。若有不合標準的設備,必須向國際足球總會報告。
(8)根據比賽規則進行的球賽,如困橫木脫落或折斷,應即停止比賽,甚至將這場比賽取銷,除非橫木已裝回原來的位置,或新安裝的橫木對球員已無危險性。不能用繩子來代替橫木。 在友誼比賽中,經雙方同意,可以用沒有橫木的球門繼續比賽,但應將已壞的橫木移去,使對球員不致發生危險。在這種情形下,可用繩子來代替橫木,如果不用繩子,皮球從門柱之間全部越過端線,裁判員認為是在橫木下面穿過時,他應判為勝一球。 球賽的從新開始,應由裁判員在球賽停止時,皮球所在地墜球繼續比賽。
(9)各國足球協會可在規則第一章規定的范圍內,對橫木及門柱的厚度,闊度的最大量與最小量作適當的規定。
(10)門柱及橫木必須用木材,金屬或隨時經國際足協規則小組認可的物質做成。它的形狀可以是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不可用其它物質將門柱及橫木做成其它的形狀。
(11)於國際比賽前,加插「序幕賽」,須於比賽當天由兩國協會代表,及擔任該場國際比賽的裁判員,審察當時場地情形來作決定。
(12)國家足球協會,特別是主辦國際比賽的協會,必須限制攝影人數,並在距球門線外不超過十公尺的地方,劃一至少兩公尺長的線,距角旗竿的距離大致相等,應禁止攝影人員超過這界線,更應禁止使用閃光燈。
參考資料:http://bk.baidu.com/view/2202.html
4、哪裡有世界盃足球的游戲?
fifa world cup 2006
去迅雷抄找下吧,我以襲前玩過,知從fifa07出來後就玩道07了
http://so.xunlei.com/search?search=2006%20fifa%20world%20cup&id=entry_4&restype=-1
5、下載一個足球世界盃游戲
世界盃2006不錯,不過我感覺世界盃2002最好玩!!!你去迅雷上找吧。
6、球球大作戰世界盃模式怎麼玩 球球大作戰足球模式玩法
勝負規則
只要足球超過對方球門線,即可得分;
10分鍾的比賽結束後,分數更高的一方獲勝;若雙方分數相同,則為平局百;
【帶球】
觸碰足球後,操作搖桿的即可帶球向各個方向移動;
【趟球與長傳】
帶球時,點擊吐球即可進行趟球;
帶球時,點擊分身鍵即可進行長傳/射門;
咕嚕咕嚕註:一邊向前帶球一邊趟球可以度快速帶球突破~!
【搶斷】
在其他人帶球時,觸碰足球即可將足版球從TA「腳下」搶斷下來;
【守門員】
開球時,雙方球門前會刷新一個守門員手套,吃掉「手套」即可變身守門員;
守門員在禁區內有更快的移動速度,而且在禁區內的最後一個分身不會被敵方吃掉喲~
進球後,門將手套會重新刷新,原有權守門員也會恢復正常。
7、世界盃足球的名字叫什麼。
阿迪達斯從1963年開始製作高質量的世界盃比賽用球,當時絕大多數足球是咖啡色的,很沉,踢起來腳會很疼。1970年,國際足聯第一次要求阿迪達斯為墨西哥世界盃提供官方用球,到2014年巴西世界盃的「桑巴榮耀」,阿迪達斯已經為世界盃足球賽研製了12種官方用球。
1、1970年世界盃用球——電視之星
1970年的墨西哥世界盃,FIFA首次委任阿迪達斯為世界盃提供正式比賽用球。在本屆世界盃上,人們第一次通過國際通訊衛星在電視上播送比賽,所以這只幸運的足球就被命名為「電視之星(Telstar)」。
2、1974年世界盃用球——智利
在1974年德國世界盃,國際足聯使用了兩種阿迪達斯的比賽用球——電視之星以全新的金色商標取代之前的黑色商標再度出現;此外,有著電視之星成功的經驗,阿迪也推出了一種「智利(Chile)」的新款全白皮球。不過,無論材料和製造技術,本屆世界盃的用球和1970年的用球比起來沒有進步,兩款球在材質以及技術上,和上一屆的世界盃基本相同。
3、1978年世界盃用球——探戈
1978年,足球設計經歷了一場改革。當時最著名的「探戈(Tango)」設計已經推出,阿迪達斯再次帶來了一個「足球設計經典」的作品。他們讓20片含「triads」的飾墊產生了12個等圓的視覺效果,讓此後每一顆世界盃足球賽的正式比賽用球都從這個設計得到靈感。探戈以改良的耐候性品質為特色,並從阿根廷舞蹈的深切激情、優雅中得到靈感。
4、1982年世界盃用球——西班牙探戈
探戈的設計在1982年僅有稍微的改變,然而,「西班牙探戈」卻擁有一種重要的技術創新:雖然西班牙探戈仍然是皮製的,但它革命性的防水密封接縫卻突破了當時的技術。這種驚人革新減少了球的水分吸收,也因此減輕了球的重量。
5、1990年世界盃用球——伊特魯里亞
「伊特魯里亞(Etrusco Unico)」成為義大利世界盃指定用球,它完全採用合成材料並有絕佳的防水性。為了體現主辦國義大利的文化,在該球的設計中融入了伊特魯里亞獅頭的形象。
6、1994年世界盃用球——奎斯特拉
1994年,阿迪達斯推出了第一顆以高科技和超高能量反彈白泡棉層為特色的正式比賽用球。這種PE層使得「奎斯特拉(Questra)」摸起來更柔軟也更好操控,並使踢球更為穩定,這對從太空探索、太空時代技術、高速火箭和美國《探索星球》中得到靈感的奎斯特拉來說並非壞事。
7、1998年世界盃用球——三色球
「三色球(Tricolore)」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一顆彩色的正式比賽用球,它以法國國旗色彩以及高盧公雞為設計靈感來源。三色球以一種新研發的「合成泡棉」為特色,這種泡棉進一步改善了當時足球的耐久性以及能量反彈,並更具敏銳度。
8、2002年世界盃用球——飛火流星
「飛火流星(Fevernova)」的設計超越了過去的概念,它的外形設計以白色為底,4個鑲嵌著金色和紅色富有動感的飛鏢形狀圖案環繞在足球表面,可以讓球員更好地看清足球的旋轉情況。飛火流星富有動感的新穎外觀是受到了韓日兩國哲學思想的啟發:金色象徵主辦國賦予世界盃的激情與活力;紅色的火焰代表熱情的動力;球身中央以渦輪為圖案的四個三角形用工業語言詮釋出球體的完美平衡,也象徵著韓日兩國近年來在科技創新中所取得的成就。
9、2006年德國世界盃——團隊之星
「團隊之星」是傳統與創新的融合,採用黑、白、金三色,黑、白是東道主德國國家隊的傳統顏色,而金色則代表著世界盃冠軍獎杯。「+團隊之星」(+Teamgeistä)的名字源於致勝世界盃賽場的重要精神:團隊的力量。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足球賽事,世界盃賽場上不乏足球巨星,然而再優秀的球員也必需與隊友緊密配合,依靠團隊的力量才能使他的球隊贏得勝利,甚至最終舉起金杯。
10、2010年南非世界盃——普天同慶
「JABULANI」採用阿迪達斯全新研發的「Grip'n'Groove」球面,突破性地僅由八塊表皮組成,阿迪達斯首次採用球形制模的方法使每一塊表皮都實現三維立體結構,然後以熱粘合技術拼接完成,從而使新球較以往更圓、運行更精準。
11、2014年巴西世界盃——桑巴榮耀
桑巴榮耀的顏色和裝飾設計源自於巴西傳統的許願手環,也反映了這個南美國家足球的靈動和樂趣。這個足球採用了革新的結構設計,採用六塊相同的十字型球面拼塊形成了與以往不同的表面結構,使足球具有獨特的對稱性,為比賽帶來更好的場上控球、觸球、穩定性以及空氣動力學性能。
8、求一款類似2002世界盃這樣簡單的足球的游戲
實況足球
9、世界盃足球賽的比賽規則...
10、以前玩的一個足球世界盃游戲,用大腳可以把球踢出火來的那個叫做什麼名字?
『2002世界盃』,星級球員都可以踢出火,而且弧線超大的不可思議,一腳從中場就可破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