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月份逛景德鎮的攻略 有什麼好地方 可以推薦一下啊 可以自己捏陶瓷?
去西客站那邊吧,或者去一些陶瓷批發市場,可以講下價,不過景德鎮當地很多外地瓷,注意不要被騙
2、陶瓷餐具的分類有哪些 日用陶瓷選購攻略十大品牌網
陶瓷餐具的分類
按瓷質分:目前市場上流通的主要有鎂質瓷、骨質瓷、強化瓷、貝質瓷、新骨瓷等,其中骨質瓷最為高檔。
按陶質分:可分為硬質瓷和軟質瓷。硬質瓷多採用高溫一次燒成,軟質瓷則多以高溫素燒低溫釉燒工藝為主。由於釉料燒成溫度不同,原料配方不同,相對來說,軟質瓷釉料中所含低熔點氧化物較多。所以硬質瓷的釉面硬度比軟質瓷要大,使用時刀叉不容易劃出傷痕,但軟質瓷的釉面平整度、光亮度一般都好於硬質瓷,肉眼觀察比較柔和滋潤。
按花面裝飾方式分:按花面裝飾方式可分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和色釉瓷及一些未加彩的白瓷等。
釉上彩:釉上彩陶瓷是將陶瓷顏料製成的花紙貼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顏料繪於產品表面,再經700℃~850℃高溫烤燒而成的產品。因烤燒溫度沒有達到釉層的熔融溫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只能緊貼於釉層表面。如果用手觸摸,有凹凸感,肉眼觀察可見高低不平。
釉中彩:釉中彩陶瓷烤燒溫度比釉上彩高,達到了製品釉料的熔融溫度,陶瓷顏料在釉料熔融時沉入釉中,冷卻後被釉層覆蓋。用手觸摸製品表面平滑如玻璃,無明顯的凹凸感。
釉下彩:釉下彩陶瓷是我國一種傳統的裝飾方法,製品的全部彩飾都在瓷坯上進行,經施釉後高溫一次燒成。這種製品和釉中彩一樣,花面被釉層覆蓋,表面光亮、平整,無高低不平的感覺。
色釉瓷:色釉瓷是在陶瓷的釉料中加入一種高溫色劑,使燒成後的製品釉面呈現出某種特定的顏色,如黃色、藍色、豆青色等。
白瓷: 白瓷通常指未經任何彩飾的陶瓷,這種製品一般多為酒店或餐館旅社使用。
以上幾種裝飾方式比較起來,釉下彩多以傳統的青花和青花玲瓏為主,色彩比較單調,價格適中;釉中彩色彩比釉下彩豐富,產品檔次較高,但工藝要求嚴格,且成本高,售價也高,目前在行業內的產量不大,因而國內市場投入量也小;釉上彩陶瓷色彩豐富,立體感強,加工方便,成本也相應較低,目前我國市場上80%以上的產品是釉上彩陶瓷。有的釉上彩產品也達到了高檔水平,款式新、質量好、售價高,能滿足城市高薪階層和高檔賓館的需要,但大部分仍屬與中、低檔產品,價格較為低廉。
另外,低檔的釉上彩陶瓷餐具在花紙加工時可能使用了劣質顏料,或在花面設計上對含鉛、鎘高的顏料用量過大,甚至燒制時溫度、通風條件不夠,這樣的情況很容易引起顏料中的鉛、鎘溶出量超標,長期使用這樣的陶瓷餐具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3、上帝創世小游戲攻略
動物(共10種)
1 鳥 = 蛋 + 風
2 恐龍 = 蛋 + 土
3 龜 = 蛋 + 沙子
4 蜥蜴 = 蛋 + 沼澤
5 獸 = 蜥蜴 + 土
6 鯨魚 = 獸 + 水
7 家畜 = 人 + 獸
8 魚 = 細菌 + 浮游生物
9 蛇 = 蠕蟲 + 沼澤
10 海豚 = 魚 + 獸
陰陽(共8種)
1 能量 = 火 + 風
2 生命 = 能量 + 沼澤
3 電 = 金屬 + 能量
4 蛋 = 生命 + 石頭
5 種子 = 生命 + 沙子
6 sex = 人 + 人
7 血 = 人 + 恐龍
8 毒葯 = 工具 + 蠍子
土(共8種)
1 土
2 石頭 = 火山 + 風
3 沙子 = 石頭 + 水
4 金屬 = 石頭 + 火
5 玻璃 = 沙子 + 火
6 粘土 = 沙子 + 沼澤
7 石灰石 = 貝殼 + 石頭
8 化肥 = 家畜 + 草
運輸(共10種)
1 輪子 = 木頭 + 工具
2 小船 = 水 + 木頭
3 推車 = 木頭 + 輪子
4 機車 = 推車 + 蒸汽引擎
5 汽車 = 石油 + 推車
6 飛機 = 風 + 汽車
7 大船 = 木頭 + 小船
8 蒸汽船 = 大船 + 蒸汽引擎
9 馬車 = 推車 + 獸
10 護衛艦 = 大船 + 紡織物
風(共5種)
1 風
2 蒸汽 = 風 + 水
3 灰塵 = 風 + 土
4 暴風 = 能量 + 風
5 灰燼 = 灰塵 + 火
原始生物(共10種)
1 細菌 = 生命 + 沼澤
2 雜草 = 生命 + 水
3 蘑菇 = 雜草 + 土
4 苔蘚 = 雜草 + 沼澤
5 浮游生物 = 細菌 + 水
6 蠕蟲 = 浮游生物 + 土
7 甲蟲 = 土 + 蠕蟲
8 蝴蝶 = 風 + 蠕蟲
9 貝殼 = 浮游生物 + 石頭
10 蠍子 = 甲蟲 + 沙子
水(共4種)
1 水
2 酒精 = 水 + 火
3 沼澤 = 土 + 水
4 伏特加 = 水 + 酒精
植物(共5種)
1 樹 = 種子 + 土
2 草 = 苔蘚 + 土
3 煙草 = 火 + 草
4 蘆葦 = 沼澤 + 草
5 蕨類 = 苔蘚 + 沼澤
神秘(共10種)
1 鬼 = 灰燼 + 生命
2 龍 = 恐龍 + 火
3 魔像 = 粘土 + 生命
4 鳳凰 = 火 + 鳥
5 雷鳥 = 暴風 + 鳥
6 吸血鬼 = 人 + 血
7 狼人 = 吸血鬼 + 獸
8 樹人 = 生命 + 樹
9 僵屍 = 屍體 + 生命
10 食屍鬼 = 僵屍 + 屍體
人(共10種)
1 人類 = 生命 + 魔像
2 酒鬼 = 酒精 + 人類
3 屍體 = 人 + 火
4 獵人 = 人 + 武器
5 戰士 = 武器 + 獵人
6 英雄 = 戰士 + 龍
7 巫師 = 能量 + 人類
8 神明 = 巫師 + 能量
9 刺客 = 人類 + 淬毒武器
10 酒鬼=酒精+人
文明(共10種)
1 磚頭 = 粘土 + 火
2 紡織物 = 工具 + 毛
3 木頭 = 工具 + 樹
4 衣服 = 人類 + 紡織物
5 陶瓷 = 人類 + 粘土
6 紙 = 工具 + 蘆葦
7 農田 = 土地 + 工具
8 書 = 紙 + 羽毛
9 水泥 = 石灰石 + 粘土
10 混凝土 = 水 + 水泥
火(共6種)
1 火
2 火山 = 土 + 火
3 硫 = 細菌 + 沼澤
4 煤 = 樹 + 火
5 石油 = 水 + 煤
6 硝 = 化肥 + 石灰石
科技(共10種)
1 鍋爐 = 蒸汽 + 金屬
2 蒸汽引擎 = 鍋爐 + 煤
3 工具 = 人類 + 金屬
4 武器 = 金屬 + 工具
5 茅棚 = 人類 + 石頭
6 淬毒武器 = 武器 + 毒葯
7 火葯 = 硫 + 硝
8 槍械 = 武器 + 火葯
9 房子 = 混凝土 + 磚頭
10 摩天大樓 = 房子 + 玻璃
食物(共10種)
1 毛 = 人 + 家畜
2 肉 = 人 + 家畜
3 奶 = 人 + 家畜
4 羽毛 = 鳥 + 獵人
5 香煙 = 紙 + 煙草
6 小麥 = 農田 + 種子
7 麵粉 = 石頭 + 小麥
8 生面團 = 麵粉 + 水
9 麵包 = 火 + 生面團
10 啤酒 = 酒精 + 麵包
4、陶瓷潔具保養有哪些方法和攻略
陶瓷潔具產品主要有坐便器類、蹲便器類、小便器類、洗盆類、洗滌槽、拖布池等等,其中主要保養的就是坐便器,其他的較為簡單,只要保養好瓷體就可以了。
長時間使用洗臉盆後,油漬和污垢很容易積聚,這時可利用草酸洗擦面盆表面,待一分鍾後再用清水沖凈,洗面盆即變得光亮。這是由於草酸酸性極高,去除油污等頗為有效,但切記用完草酸要盡快用水清洗,以免被酸性物質侵蝕物件表面。如無法改善,可購買瓶裝的安全漂白水,倒進洗臉盆有污漬的地方,約浸20分鍾後用毛巾或海綿清洗,再用清水洗擦便可,但千萬不要用百潔布或砂粉擦表面,因為這樣會磨花臉盆表層,使其失去光澤。
5、茶具陶瓷娃娃怎麼玩
做擺件 建議不要玩了 壞了容易刮傷
6、陶瓷花瓶圖片類型都有哪些?花瓶圖片搜索全攻略?如題 謝謝了
女裝 我有一些景德鎮陶瓷花瓶圖片,不過我想要買到好的陶瓷花瓶,光有花瓶圖片是不夠的,主要是怎麼鑒別真假。 根據景德鎮陶瓷考古專家和學者多年的實踐經驗,景德鎮瓷,迎光映日,可見指形,我國各地瓷器,惟景德鎮窯如此。這是鑒定景德鎮窯口瓷器的一個簡便方法。 是不是景德鎮陶瓷可以從這四方面入手: 一、看顏色,景德鎮制瓷素有白如玉的美譽,購買時可以先看看瓷質是否白里泛青,花瓶圖片是否清晰,如果是白中透著乳黃或其他雜色,八成是低劣的瓷器; 二、聽聲音,聽陶瓷敲起來的聲音,景瓷聲如磬,輕輕一敲就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三、比硬度,試陶瓷是否夠硬,景瓷都是高硬度瓷,用金屬工具在陶瓷上一劃,毫無痕跡,這遠比比較花瓶圖片實用的。 四、測導熱,試導熱速度,景瓷是高密度瓷,與其他瓷器相比更加厚重,導熱速度較慢。 很多陶瓷根本不是景德鎮出產的陶瓷,即便是景德鎮產的,也只能算地攤貨,大多來自撫州、德化、潮州等地,大多數是景德鎮附近郊縣如撫州、波陽等地的個體戶,他們在潮州等地采購、定做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的花瓶瓷器,然後冒充景德鎮瓷器在網上及全國各地銷售。所以購買時一定要注意花瓶圖片和以上介紹的各種事項。 查看原帖>>
7、學生黨一枚求景德鎮一日游攻略(路線+門票) 要求:想看看古鎮 還有陶瓷 想買點便宜的瓷器 謝謝各位大神~
清明來景德鎮還是要多穿點衣服,里外三件是要的,這邊清明大多下雨。參觀景點的話,可以去古窯轉轉,買便宜瓷器推薦兩個地方,國貿和曙光路,這兩個地方都是以批發為主,廠家直銷,除此之外的地方大多是二手零售點,就是從這兩個地方進貨去賣的。這兩個地方從火車站下車的話都比較近,步行在辦個小時之內。兩個地方離的比較近。國貿品種多點,檔次高點,曙光品種少點,價格是市場上最便宜的地方。
8、從容跨入收藏門檻陶瓷收藏人門五大攻略?
而對深不可測的陶瓷收藏領域,許多收藏者赤手空拳就闖了進去,結果四處碰壁,擬失慘重。那麼,究競怎樣才能安全地跨進這道門檻呢?
我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說一位藏友剛剛迷上陶瓷收藏,有一次在古玩市場等人,因時間未到,就四處溜達起來。這時,一位婦女悄悄地走過來打招呼,低聲說她手上有一件傳家寶,自己也不太懂,因最近家裡有事,急著用錢,覺得與這位藏友有緣,很願意請他去看一看。見對方說得懇切,這下這位藏友抱著好奇與儉漏兒的心理欣然前往。七拐八彎到了之後,這位婦女從床底神秘地拖出了一個大箱子,打開了一層又一層的包裝,拿出了脆胃的傳家寶—一件青花大盤子,開價10000元。根據別人傳授的經驗,這位藏友開始討價還價。當砍到3000元,准備成交時,他接到了朋友的電話。朋友一聽是這么回事,立即把他叫了回來,告訴他這是攤販右瑕用的伎倆,該「藏品」可能50元都不值。藏友一想剛才的情形,確乎如此,慶幸自己沒有打眼吃葯,對朋友一再表示感謝。
說這個小故事,就是給新入門的朋友提個醒:隔行如隔山,各行有各行的規矩、門道,陶瓷這行自然也有它的一些行規。雖說入門時「吃葯」是很難避免的事,在「吃葯」中成長也是一種方法,但是如果我們有方法可以盡量避免「吃葯」,為什麼不去避免呢?在新手階段,不能露怯,至少在表面上要讓人看起來不是個新手,要看起來像那麼回事,既小b謹慎又不失風度,這樣才可以盡可能地避開風險。下面就來說一說新手應該如何穩妥地跨入收藏門檻。
攻略一摸清規矩行話,外表不露怯
要想迅速成為一個行家,對於整個陶瓷市場的歷史和現狀、各個時期的陶瓷特徵都要心中有數,而且還要有自己的觀點與經驗。而要達到這個程度,僅靠一兩天的臨陣磨槍是不行的。不過道理雖是這么說,捷徑也不是沒有,起碼可以做到在外表上看起來像個內行,言談舉止是那麼回事,自己非常自信,到了古玩市場賣家也不敢小看你。這就需要了解陶瓷收藏的規矩和行話。
陶瓷收藏的規矩在以前特別講究,現在已經淡多了。不過,賣家仍然可以從一些小細節來判斷你是否是個冤大頭。比如,別人看完一件器物,你最好不要直接伸手去接,等他放好了,你再去拿。因為大家心理上對器物都非常仔細小心,他遞給你時,擔心摔碎了,所以遲遲不肯鬆手;你去接的時候,發現他沒有鬆手,就很可能縮回手來了,而他卻以為你接住了,這樣就容易摔碎。再比如,拿小口的器物時,也要特別留意。如果拿一個小口的梅瓶,因為瓷器比較滑,所以最好把手指伸入口中摳緊了,另一隻手托住瓶底,然後慢慢拿起。千萬不要故作行家。動作上是個行家樣,言語上還要向攤主多問、多請教,學會從攤販的話語中吸收「營養」。同時,手上最好不要佩帶戒指或拿其他尖銳的東西,以防止把瓷器劃傷。瓷器一旦損壞,價格就是天上地下,相差何止幾倍。再舉個例子,拿起一個有蓋的茶碗,看看底足吧,一翻手,「啪!」蓋子摔碎了,這下可慘了。且不說這是真是假,賣家根據這點一眼就能判斷出你是個新手,保不準就得狠狠地訛你一筆。而如果東西是真的,那就更慘,自己也要心疼得不得了。那麼,遇到有蓋子的器物,最好把蓋子輕輕取下,放在一邊,然後再踏踏實實拿起來看。
攻略二從小件收藏做起,等待時機
俗話說,一口吃不成個胖子。進入一個領域,最合理的做法就是由淺入深、由易而難、循序漸進地深入,陶瓷收藏也是一樣。對於初學者來說,剛開始玩收藏想要突然撿一個「大漏」,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初學者最好還是要踏實一些,可以先從收藏一些價格便宜的小器物入手,慢慢找找感覺,等到時機成熟了,再有選擇地進行收藏。比如,可以從清末或者民國的民窯瓷器買起,也可以從瓷片收藏開始,摸索其中的規律。當然最好是能收藏到真品,其間「吃點葯」、「交些學費」的事可能避免不了,但是要把握好方向,找准目標是收藏真品。雖然是一片一片的小瓷片,但只要是真品,慢慢品味也能品味出些味道來。如此堅持下來,口味就會與只收藏仿品的人大相徑庭了,有一些普通的仿造品拿到眼前,也能辨出個真假。當然也有一些人明知道是仿品,還是照買不誤,這自有他的目的。這里我們暫且不談。
攻略三眼勤嘴勤腿勤,錢包捂緊
對於入門者來說,眼勤多看,嘴勤多問,腿勤多跑,多跑古玩市場,多跑博物館,多清教專家,多聽聽行家高手的見解,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他人的經驗和常識,可以讓自己避免走許多彎路。在這個過程中,就要做一個虛心學習的人,不要怕沒面子,不明白的時候就要問明白,不能存有僥幸心理。同時,多聽意見、多參與大家的討論,可以得到最新、最前沿的信息。通常來說,這些最新信息在書本上是不多的,它們可以完善和補充自己的知識。
此外,虛心還要表現在一個方面,比如,看中了一件瓷器,自己判斷不了,就要請行家來幫忙掌眼,當然這個行家要夠水準,不要掌眼也掌錯了0當行家私下品評這件瓷器的時候,要能虛心接收他的意見,不要一意孤行,固執己見,同時也要理性地思考,學會舉一反三。市場要多跑多逛,但是錢包卻要捂緊。一進市場,一沖動就買了,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所以,新手剛開始時最好是只看,多看,少買,或者不買。剛開始就買,一看到就買,基本上花的都是冤大頭錢。
攻略四有的放矢,術業有專攻
做一個真正的收藏玩家,系統的歷史、考古和社會知識是必需的,這是一個漫慢積累的過程,需要平時認真地學習。中國的古陶瓷品種繁多,介紹陶瓷收藏的書籍更是令人應接不暇。讀遍所有的圖書不可能,也沒必要,因為普通藏友的收藏,在一般情況下也不會窮盡陶瓷的所有品種,通常都會有一個主攻方向。所以,初學者也同樣要找准一個明確的方向,有了這個方向以後再有選擇地挑選針對性強的書籍來看,在實際應用中會更加實用。
選擇什麼樣的書?現在陶瓷叨允類圖書魚龍混雜,更何況還有每個人理解能力差異的問題。馮先銘先生主編的《中國陶瓷史》是必讀的,這是我推薦給大家的第一本書,這本書可能理論性較強,但卻是非常權威性的著作,對於各個時期陶瓷的胎質、釉質、紋飾等都有精彩詳細的論述。此外,就需要根據自己的收藏方向來選擇。譬如選擇了明清陶瓷作為收藏方向,那麼可以先找來朱裕平先生的《明清陶瓷》研讀,積累一定經驗後,再研讀耿寶昌先生的《明清瓷器鑒定》在讀書的過程中,死記硬背、按圖索驥實不可取,最好與實物、實戰聯系在一起,理論結合了實踐,才能得到檢驗和發展。
攻略五苦練眼力
以上四個方面,或聽,或看,或記,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但卻沒有實踐。不著急,藏友剛剛入門不能急著買器物,這時候要做的事情就是提高自己的眼力。在收藏領域,「打眼」、「交學費」不僅僅是金錢的問題,還會落下眼力不好的口舌,這是很忌諱的事。很多收藏大家受到大家的尊重,眼力好是重要的原因。前面所做的事情,也都是為了練習眼力做准備。究竟要怎樣去練習眼力呢?主要有三條途徑,下面挨個兒說。
途徑1:看圖錄。
看圖錄其實是上文所說的看書的一個方面。對照書上的文字,仔細琢磨圖錄上器物的胎、釉、紋飾、器形等幾個方面。當然,圖錄的准確性、權威性是前提,也就是選書的技巧性問題,此處不再贅述。
途徑2:去博物館。
去博物館看實物是練眼力非常重要的一環。這不是像一般參觀者那樣走馬觀花地看,最好是鎖定目標,對上的內容仔仔細細地看。比如,今天去館看青花,如果在每件青花瓷器前面都站一會兒效果可能並不明顯。但如果目標明確,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打個比方,去博物館就確定要做「看青花釉色」一件事,重點就是比較各個年代的青花釉色有什麼不同。那麼,元青花、明青花、清青花,再具體到各個朝代,比如康熙、雍正、乾隆等等,把各個朝代青花的釉色仔仔細細地做個對比。對比之後,即使你用語言表達不出來,但只要能做到心中有數,那就是有收獲。相比之下,即使是看了再多書本中的描述:白中泛青,白中微微泛青,粉白釉都沒有此時心裡明白。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因人而異,但是目的都是把書上抽象的文字轉化成形象鮮活的內容,存在自己的腦子中,隨時調出來使用。
途徑3:逛地攤、拍賣會和古玩市場。
此部分內容後面會具體講述,此處要說的是逛地攤、拍賣會、古玩市場與去博物館的1煩序。建議藏友先去博物館,然後再去逛地攤等,這樣有助於建立一個正確的體系,不會讓地攤上的仿品先入為主。同時,逛地攤、去拍賣會與古玩市場是要使出渾身解數的時候,對比法就是一種非常實用有效的方法。收藏者要把在地攤、拍賣會、古玩市場上看到的物品與博物館里的實物互相做一做比較。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有了比較,鑒別就穩妥多了。
此外,有些收藏者入門時請人品和技藝都好的師傅帶路,這也是一個很可行的辦法。起初可以跟隨師傅去尋覓寶物,之後,自己慢慢就能上手了,可以買回之後請師傅「掌眼」,給出意見。這樣可能還是避免不了「吃葯」,但仔細揣摩師傅的意見一定大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