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月份逛景德镇的攻略 有什么好地方 可以推荐一下啊 可以自己捏陶瓷?
去西客站那边吧,或者去一些陶瓷批发市场,可以讲下价,不过景德镇当地很多外地瓷,注意不要被骗
2、陶瓷餐具的分类有哪些 日用陶瓷选购攻略十大品牌网
陶瓷餐具的分类
按瓷质分: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有镁质瓷、骨质瓷、强化瓷、贝质瓷、新骨瓷等,其中骨质瓷最为高档。
按陶质分:可分为硬质瓷和软质瓷。硬质瓷多采用高温一次烧成,软质瓷则多以高温素烧低温釉烧工艺为主。由于釉料烧成温度不同,原料配方不同,相对来说,软质瓷釉料中所含低熔点氧化物较多。所以硬质瓷的釉面硬度比软质瓷要大,使用时刀叉不容易划出伤痕,但软质瓷的釉面平整度、光亮度一般都好于硬质瓷,肉眼观察比较柔和滋润。
按花面装饰方式分:按花面装饰方式可分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和色釉瓷及一些未加彩的白瓷等。
釉上彩:釉上彩陶瓷是将陶瓷颜料制成的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700℃~850℃高温烤烧而成的产品。因烤烧温度没有达到釉层的熔融温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只能紧贴于釉层表面。如果用手触摸,有凹凸感,肉眼观察可见高低不平。
釉中彩:釉中彩陶瓷烤烧温度比釉上彩高,达到了制品釉料的熔融温度,陶瓷颜料在釉料熔融时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用手触摸制品表面平滑如玻璃,无明显的凹凸感。
釉下彩:釉下彩陶瓷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装饰方法,制品的全部彩饰都在瓷坯上进行,经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这种制品和釉中彩一样,花面被釉层覆盖,表面光亮、平整,无高低不平的感觉。
色釉瓷:色釉瓷是在陶瓷的釉料中加入一种高温色剂,使烧成后的制品釉面呈现出某种特定的颜色,如黄色、蓝色、豆青色等。
白瓷: 白瓷通常指未经任何彩饰的陶瓷,这种制品一般多为酒店或餐馆旅社使用。
以上几种装饰方式比较起来,釉下彩多以传统的青花和青花玲珑为主,色彩比较单调,价格适中;釉中彩色彩比釉下彩丰富,产品档次较高,但工艺要求严格,且成本高,售价也高,目前在行业内的产量不大,因而国内市场投入量也小;釉上彩陶瓷色彩丰富,立体感强,加工方便,成本也相应较低,目前我国市场上80%以上的产品是釉上彩陶瓷。有的釉上彩产品也达到了高档水平,款式新、质量好、售价高,能满足城市高薪阶层和高档宾馆的需要,但大部分仍属与中、低档产品,价格较为低廉。
另外,低档的釉上彩陶瓷餐具在花纸加工时可能使用了劣质颜料,或在花面设计上对含铅、镉高的颜料用量过大,甚至烧制时温度、通风条件不够,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引起颜料中的铅、镉溶出量超标,长期使用这样的陶瓷餐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上帝创世小游戏攻略
动物(共10种)
1 鸟 = 蛋 + 风
2 恐龙 = 蛋 + 土
3 龟 = 蛋 + 沙子
4 蜥蜴 = 蛋 + 沼泽
5 兽 = 蜥蜴 + 土
6 鲸鱼 = 兽 + 水
7 家畜 = 人 + 兽
8 鱼 = 细菌 + 浮游生物
9 蛇 = 蠕虫 + 沼泽
10 海豚 = 鱼 + 兽
阴阳(共8种)
1 能量 = 火 + 风
2 生命 = 能量 + 沼泽
3 电 = 金属 + 能量
4 蛋 = 生命 + 石头
5 种子 = 生命 + 沙子
6 sex = 人 + 人
7 血 = 人 + 恐龙
8 毒药 = 工具 + 蝎子
土(共8种)
1 土
2 石头 = 火山 + 风
3 沙子 = 石头 + 水
4 金属 = 石头 + 火
5 玻璃 = 沙子 + 火
6 粘土 = 沙子 + 沼泽
7 石灰石 = 贝壳 + 石头
8 化肥 = 家畜 + 草
运输(共10种)
1 轮子 = 木头 + 工具
2 小船 = 水 + 木头
3 推车 = 木头 + 轮子
4 机车 = 推车 + 蒸汽引擎
5 汽车 = 石油 + 推车
6 飞机 = 风 + 汽车
7 大船 = 木头 + 小船
8 蒸汽船 = 大船 + 蒸汽引擎
9 马车 = 推车 + 兽
10 护卫舰 = 大船 + 纺织物
风(共5种)
1 风
2 蒸汽 = 风 + 水
3 灰尘 = 风 + 土
4 暴风 = 能量 + 风
5 灰烬 = 灰尘 + 火
原始生物(共10种)
1 细菌 = 生命 + 沼泽
2 杂草 = 生命 + 水
3 蘑菇 = 杂草 + 土
4 苔藓 = 杂草 + 沼泽
5 浮游生物 = 细菌 + 水
6 蠕虫 = 浮游生物 + 土
7 甲虫 = 土 + 蠕虫
8 蝴蝶 = 风 + 蠕虫
9 贝壳 = 浮游生物 + 石头
10 蝎子 = 甲虫 + 沙子
水(共4种)
1 水
2 酒精 = 水 + 火
3 沼泽 = 土 + 水
4 伏特加 = 水 + 酒精
植物(共5种)
1 树 = 种子 + 土
2 草 = 苔藓 + 土
3 烟草 = 火 + 草
4 芦苇 = 沼泽 + 草
5 蕨类 = 苔藓 + 沼泽
神秘(共10种)
1 鬼 = 灰烬 + 生命
2 龙 = 恐龙 + 火
3 魔像 = 粘土 + 生命
4 凤凰 = 火 + 鸟
5 雷鸟 = 暴风 + 鸟
6 吸血鬼 = 人 + 血
7 狼人 = 吸血鬼 + 兽
8 树人 = 生命 + 树
9 僵尸 = 尸体 + 生命
10 食尸鬼 = 僵尸 + 尸体
人(共10种)
1 人类 = 生命 + 魔像
2 酒鬼 = 酒精 + 人类
3 尸体 = 人 + 火
4 猎人 = 人 + 武器
5 战士 = 武器 + 猎人
6 英雄 = 战士 + 龙
7 巫师 = 能量 + 人类
8 神明 = 巫师 + 能量
9 刺客 = 人类 + 淬毒武器
10 酒鬼=酒精+人
文明(共10种)
1 砖头 = 粘土 + 火
2 纺织物 = 工具 + 毛
3 木头 = 工具 + 树
4 衣服 = 人类 + 纺织物
5 陶瓷 = 人类 + 粘土
6 纸 = 工具 + 芦苇
7 农田 = 土地 + 工具
8 书 = 纸 + 羽毛
9 水泥 = 石灰石 + 粘土
10 混凝土 = 水 + 水泥
火(共6种)
1 火
2 火山 = 土 + 火
3 硫 = 细菌 + 沼泽
4 煤 = 树 + 火
5 石油 = 水 + 煤
6 硝 = 化肥 + 石灰石
科技(共10种)
1 锅炉 = 蒸汽 + 金属
2 蒸汽引擎 = 锅炉 + 煤
3 工具 = 人类 + 金属
4 武器 = 金属 + 工具
5 茅棚 = 人类 + 石头
6 淬毒武器 = 武器 + 毒药
7 火药 = 硫 + 硝
8 枪械 = 武器 + 火药
9 房子 = 混凝土 + 砖头
10 摩天大楼 = 房子 + 玻璃
食物(共10种)
1 毛 = 人 + 家畜
2 肉 = 人 + 家畜
3 奶 = 人 + 家畜
4 羽毛 = 鸟 + 猎人
5 香烟 = 纸 + 烟草
6 小麦 = 农田 + 种子
7 面粉 = 石头 + 小麦
8 生面团 = 面粉 + 水
9 面包 = 火 + 生面团
10 啤酒 = 酒精 + 面包
4、陶瓷洁具保养有哪些方法和攻略
陶瓷洁具产品主要有坐便器类、蹲便器类、小便器类、洗盆类、洗涤槽、拖布池等等,其中主要保养的就是坐便器,其他的较为简单,只要保养好瓷体就可以了。
长时间使用洗脸盆后,油渍和污垢很容易积聚,这时可利用草酸洗擦面盆表面,待一分钟后再用清水冲净,洗面盆即变得光亮。这是由于草酸酸性极高,去除油污等颇为有效,但切记用完草酸要尽快用水清洗,以免被酸性物质侵蚀物件表面。如无法改善,可购买瓶装的安全漂白水,倒进洗脸盆有污渍的地方,约浸20分钟后用毛巾或海绵清洗,再用清水洗擦便可,但千万不要用百洁布或砂粉擦表面,因为这样会磨花脸盆表层,使其失去光泽。
5、茶具陶瓷娃娃怎么玩
做摆件 建议不要玩了 坏了容易刮伤
6、陶瓷花瓶图片类型都有哪些?花瓶图片搜索全攻略?如题 谢谢了
女装 我有一些景德镇陶瓷花瓶图片,不过我想要买到好的陶瓷花瓶,光有花瓶图片是不够的,主要是怎么鉴别真假。 根据景德镇陶瓷考古专家和学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景德镇瓷,迎光映日,可见指形,我国各地瓷器,惟景德镇窑如此。这是鉴定景德镇窑口瓷器的一个简便方法。 是不是景德镇陶瓷可以从这四方面入手: 一、看颜色,景德镇制瓷素有白如玉的美誉,购买时可以先看看瓷质是否白里泛青,花瓶图片是否清晰,如果是白中透着乳黄或其他杂色,八成是低劣的瓷器; 二、听声音,听陶瓷敲起来的声音,景瓷声如磬,轻轻一敲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三、比硬度,试陶瓷是否够硬,景瓷都是高硬度瓷,用金属工具在陶瓷上一划,毫无痕迹,这远比比较花瓶图片实用的。 四、测导热,试导热速度,景瓷是高密度瓷,与其他瓷器相比更加厚重,导热速度较慢。 很多陶瓷根本不是景德镇出产的陶瓷,即便是景德镇产的,也只能算地摊货,大多来自抚州、德化、潮州等地,大多数是景德镇附近郊县如抚州、波阳等地的个体户,他们在潮州等地采购、定做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花瓶瓷器,然后冒充景德镇瓷器在网上及全国各地销售。所以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花瓶图片和以上介绍的各种事项。 查看原帖>>
7、学生党一枚求景德镇一日游攻略(路线+门票) 要求:想看看古镇 还有陶瓷 想买点便宜的瓷器 谢谢各位大神~
清明来景德镇还是要多穿点衣服,里外三件是要的,这边清明大多下雨。参观景点的话,可以去古窑转转,买便宜瓷器推荐两个地方,国贸和曙光路,这两个地方都是以批发为主,厂家直销,除此之外的地方大多是二手零售点,就是从这两个地方进货去卖的。这两个地方从火车站下车的话都比较近,步行在办个小时之内。两个地方离的比较近。国贸品种多点,档次高点,曙光品种少点,价格是市场上最便宜的地方。
8、从容跨入收藏门槛陶瓷收藏人门五大攻略?
而对深不可测的陶瓷收藏领域,许多收藏者赤手空拳就闯了进去,结果四处碰壁,拟失惨重。那么,究竞怎样才能安全地跨进这道门槛呢?
我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说一位藏友刚刚迷上陶瓷收藏,有一次在古玩市场等人,因时间未到,就四处溜达起来。这时,一位妇女悄悄地走过来打招呼,低声说她手上有一件传家宝,自己也不太懂,因最近家里有事,急着用钱,觉得与这位藏友有缘,很愿意请他去看一看。见对方说得恳切,这下这位藏友抱着好奇与俭漏儿的心理欣然前往。七拐八弯到了之后,这位妇女从床底神秘地拖出了一个大箱子,打开了一层又一层的包装,拿出了脆胃的传家宝—一件青花大盘子,开价10000元。根据别人传授的经验,这位藏友开始讨价还价。当砍到3000元,准备成交时,他接到了朋友的电话。朋友一听是这么回事,立即把他叫了回来,告诉他这是摊贩右瑕用的伎俩,该“藏品”可能50元都不值。藏友一想刚才的情形,确乎如此,庆幸自己没有打眼吃药,对朋友一再表示感谢。
说这个小故事,就是给新入门的朋友提个醒:隔行如隔山,各行有各行的规矩、门道,陶瓷这行自然也有它的一些行规。虽说入门时“吃药”是很难避免的事,在“吃药”中成长也是一种方法,但是如果我们有方法可以尽量避免“吃药”,为什么不去避免呢?在新手阶段,不能露怯,至少在表面上要让人看起来不是个新手,要看起来像那么回事,既小b谨慎又不失风度,这样才可以尽可能地避开风险。下面就来说一说新手应该如何稳妥地跨入收藏门槛。
攻略一摸清规矩行话,外表不露怯
要想迅速成为一个行家,对于整个陶瓷市场的历史和现状、各个时期的陶瓷特征都要心中有数,而且还要有自己的观点与经验。而要达到这个程度,仅靠一两天的临阵磨枪是不行的。不过道理虽是这么说,捷径也不是没有,起码可以做到在外表上看起来像个内行,言谈举止是那么回事,自己非常自信,到了古玩市场卖家也不敢小看你。这就需要了解陶瓷收藏的规矩和行话。
陶瓷收藏的规矩在以前特别讲究,现在已经淡多了。不过,卖家仍然可以从一些小细节来判断你是否是个冤大头。比如,别人看完一件器物,你最好不要直接伸手去接,等他放好了,你再去拿。因为大家心理上对器物都非常仔细小心,他递给你时,担心摔碎了,所以迟迟不肯松手;你去接的时候,发现他没有松手,就很可能缩回手来了,而他却以为你接住了,这样就容易摔碎。再比如,拿小口的器物时,也要特别留意。如果拿一个小口的梅瓶,因为瓷器比较滑,所以最好把手指伸入口中抠紧了,另一只手托住瓶底,然后慢慢拿起。千万不要故作行家。动作上是个行家样,言语上还要向摊主多问、多请教,学会从摊贩的话语中吸收“营养”。同时,手上最好不要佩带戒指或拿其他尖锐的东西,以防止把瓷器划伤。瓷器一旦损坏,价格就是天上地下,相差何止几倍。再举个例子,拿起一个有盖的茶碗,看看底足吧,一翻手,“啪!”盖子摔碎了,这下可惨了。且不说这是真是假,卖家根据这点一眼就能判断出你是个新手,保不准就得狠狠地讹你一笔。而如果东西是真的,那就更惨,自己也要心疼得不得了。那么,遇到有盖子的器物,最好把盖子轻轻取下,放在一边,然后再踏踏实实拿起来看。
攻略二从小件收藏做起,等待时机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进入一个领域,最合理的做法就是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地深入,陶瓷收藏也是一样。对于初学者来说,刚开始玩收藏想要突然捡一个“大漏”,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初学者最好还是要踏实一些,可以先从收藏一些价格便宜的小器物入手,慢慢找找感觉,等到时机成熟了,再有选择地进行收藏。比如,可以从清末或者民国的民窑瓷器买起,也可以从瓷片收藏开始,摸索其中的规律。当然最好是能收藏到真品,其间“吃点药”、“交些学费”的事可能避免不了,但是要把握好方向,找准目标是收藏真品。虽然是一片一片的小瓷片,但只要是真品,慢慢品味也能品味出些味道来。如此坚持下来,口味就会与只收藏仿品的人大相径庭了,有一些普通的仿造品拿到眼前,也能辨出个真假。当然也有一些人明知道是仿品,还是照买不误,这自有他的目的。这里我们暂且不谈。
攻略三眼勤嘴勤腿勤,钱包捂紧
对于入门者来说,眼勤多看,嘴勤多问,腿勤多跑,多跑古玩市场,多跑博物馆,多清教专家,多听听行家高手的见解,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他人的经验和常识,可以让自己避免走许多弯路。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做一个虚心学习的人,不要怕没面子,不明白的时候就要问明白,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同时,多听意见、多参与大家的讨论,可以得到最新、最前沿的信息。通常来说,这些最新信息在书本上是不多的,它们可以完善和补充自己的知识。
此外,虚心还要表现在一个方面,比如,看中了一件瓷器,自己判断不了,就要请行家来帮忙掌眼,当然这个行家要够水准,不要掌眼也掌错了0当行家私下品评这件瓷器的时候,要能虚心接收他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固执己见,同时也要理性地思考,学会举一反三。市场要多跑多逛,但是钱包却要捂紧。一进市场,一冲动就买了,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所以,新手刚开始时最好是只看,多看,少买,或者不买。刚开始就买,一看到就买,基本上花的都是冤大头钱。
攻略四有的放矢,术业有专攻
做一个真正的收藏玩家,系统的历史、考古和社会知识是必需的,这是一个漫慢积累的过程,需要平时认真地学习。中国的古陶瓷品种繁多,介绍陶瓷收藏的书籍更是令人应接不暇。读遍所有的图书不可能,也没必要,因为普通藏友的收藏,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穷尽陶瓷的所有品种,通常都会有一个主攻方向。所以,初学者也同样要找准一个明确的方向,有了这个方向以后再有选择地挑选针对性强的书籍来看,在实际应用中会更加实用。
选择什么样的书?现在陶瓷叨允类图书鱼龙混杂,更何况还有每个人理解能力差异的问题。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陶瓷史》是必读的,这是我推荐给大家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可能理论性较强,但却是非常权威性的著作,对于各个时期陶瓷的胎质、釉质、纹饰等都有精彩详细的论述。此外,就需要根据自己的收藏方向来选择。譬如选择了明清陶瓷作为收藏方向,那么可以先找来朱裕平先生的《明清陶瓷》研读,积累一定经验后,再研读耿宝昌先生的《明清瓷器鉴定》在读书的过程中,死记硬背、按图索骥实不可取,最好与实物、实战联系在一起,理论结合了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攻略五苦练眼力
以上四个方面,或听,或看,或记,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却没有实践。不着急,藏友刚刚入门不能急着买器物,这时候要做的事情就是提高自己的眼力。在收藏领域,“打眼”、“交学费”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还会落下眼力不好的口舌,这是很忌讳的事。很多收藏大家受到大家的尊重,眼力好是重要的原因。前面所做的事情,也都是为了练习眼力做准备。究竟要怎样去练习眼力呢?主要有三条途径,下面挨个儿说。
途径1:看图录。
看图录其实是上文所说的看书的一个方面。对照书上的文字,仔细琢磨图录上器物的胎、釉、纹饰、器形等几个方面。当然,图录的准确性、权威性是前提,也就是选书的技巧性问题,此处不再赘述。
途径2:去博物馆。
去博物馆看实物是练眼力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不是像一般参观者那样走马观花地看,最好是锁定目标,对上的内容仔仔细细地看。比如,今天去馆看青花,如果在每件青花瓷器前面都站一会儿效果可能并不明显。但如果目标明确,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打个比方,去博物馆就确定要做“看青花釉色”一件事,重点就是比较各个年代的青花釉色有什么不同。那么,元青花、明青花、清青花,再具体到各个朝代,比如康熙、雍正、乾隆等等,把各个朝代青花的釉色仔仔细细地做个对比。对比之后,即使你用语言表达不出来,但只要能做到心中有数,那就是有收获。相比之下,即使是看了再多书本中的描述:白中泛青,白中微微泛青,粉白釉都没有此时心里明白。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因人而异,但是目的都是把书上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形象鲜活的内容,存在自己的脑子中,随时调出来使用。
途径3:逛地摊、拍卖会和古玩市场。
此部分内容后面会具体讲述,此处要说的是逛地摊、拍卖会、古玩市场与去博物馆的1烦序。建议藏友先去博物馆,然后再去逛地摊等,这样有助于建立一个正确的体系,不会让地摊上的仿品先入为主。同时,逛地摊、去拍卖会与古玩市场是要使出浑身解数的时候,对比法就是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方法。收藏者要把在地摊、拍卖会、古玩市场上看到的物品与博物馆里的实物互相做一做比较。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了比较,鉴别就稳妥多了。
此外,有些收藏者入门时请人品和技艺都好的师傅带路,这也是一个很可行的办法。起初可以跟随师傅去寻觅宝物,之后,自己慢慢就能上手了,可以买回之后请师傅“掌眼”,给出意见。这样可能还是避免不了“吃药”,但仔细揣摩师傅的意见一定大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