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绪皇帝十三年的一品大臣是谁啊?哪里人?
光绪十三年的一品大臣有:
文华殿大学士兼直隶总督李鸿章:
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额勒和布:满八旗;
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宗室;
军机大臣、署理兵部尚书许庚身:
军机大臣兼刑部尚书张之万:
吏部尚书锡珍:蒙古旗人;
吏部尚书徐桐:汉八旗;
户部尚书兼步军统领福锟:宗室;
户部尚书翁同龢:
礼部尚书奎润:宗室;
礼部尚书李鸿藻:
兵部尚书乌拉喜崇阿:满八旗;
刑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麟书:宗室;
工部尚书昆冈:宗室;
工部尚书潘祖荫:
理藩院尚书绍祺:满八旗;
左都御史松森:宗室;
左都御史祁世长:
两江总督曾国荃:
盛京将军庆裕:满八旗;
吉林将军希元:蒙八旗;
黑龙江将军恭镗:满八旗;
江宁将军丰绅:满八旗;
杭州将军古尼音布;
福州将军穆图善:满八旗;
广州将军鉴格:满八旗;
荆州将军祥亨;
西安将军吉和;
成都将军岐元;
绥远城将军克蒙额;
宁夏将军雒庆;
伊犁将军色楞额;
直隶提督李长乐;
江南提督谭碧理;
陕西提督雷正绾;
甘肃提督周达武;
乌鲁木齐提督谭上连;
福建陆路提督孙开华;
福建水师提督彭楚汉;
浙江提督欧阳利见;
湖北提督程文炳;
湖南提督周盛波;
四川提督宋庆;
广东陆路提督唐仁廉;
广东水师提督方耀;
广西提督苏元春;
云南提督黄武贤(5月退休);
云南提督冯子材(5月授);
贵州提督罗孝连;
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
2、清朝一品官员的补子图案是什么?
一品鹤
明代的补子为清代继续沿用,图案内容大体一致,各品级略有区别,通常是: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2)一品大臣游戏攻略扩展资料
一品:仙鹤
仙鹤美丽超逸,高雅圣洁,而且长寿,可达六七十岁,在古代成为仙风道骨和长寿的象征。在吉祥鸟中,其地位仅次于凤凰而居第二。凤成为皇后的象征, 而仙鹤则官居一品。
二品:锦鸡
锦鸡亦称“金鸡”、“玉鸡”、“碧鸡”,是吉祥的象征。锦鸡有一呼百应的王者风范。其羽毛色彩艳丽,传说还能驱鬼避邪,古人十分喜爱用来作为服装的装饰,如插在武将的衣背头冠上,绣在帝王的礼服上,也叫做“华虫”,表示威仪和显贵。
三品:孔雀
孔雀不仅羽毛美丽,而且有品性。《增益经》称孔雀有“九德”,其文如下:“一颜貌端正,二声音清澈,三行步翔序,四知时而行,五饮食知节,六常念 知足,七不分散,八品端正,九知反复。”在古人看来,孔雀是一种大德大贤、具有文明品质的“文禽”,是吉祥、文明、富贵的象征。
3、唐朝一品大臣二年的工资是多少
接近现在135万
此表为贞观(唐太宗)年间的官员收入:
俸钱(两/年) 俸料(石) 职田(亩) 仆役(两/年) 收入(元/年)
一品 81.6 650 1200 240 172.6万
二品 72 470 1000 180 135.6万
三品 61.2 370 900 120 101.6万
四品 50.4 280 700 79.3 74.1万
五品 43.2 180 600 60 59.0万
六品 28.8 95 400 26.4 33.1万
七品 25.2 75 350 19.2 27.1万
八品 19.2 64.5 250 7.5 17.5万
九品 15.6 54.5 200 5 13.7万
4、新寻仙游戏的官府二品怎么升到一品,任务在哪接?还有,钦差大臣在哪??
现在没开通。开了天雷之后应该会出新地图,在新的城内,会有官府NPC接任务目前你只能把声望做到不能加声望为止。没开新地图之前,也就这个样子了。
5、古代一品官职有哪些
官分品级,自曹魏始
魏
第一品:相国(大丞相)
两晋
极品:丞相
第一品:公,开府,大将军
南宋、南齐:
第一品: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司(太尉、司徒、司空)、二大(大司马、大将军),相国丞相
北魏: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位高不列品)
第一品:二大(大司马、大将军),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北周
正九命:三公(“一命”最下、“九命”最尊)
隋代
正一品:三师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尚书令
唐代
正一品:三师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
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骠骑大将军(武散官)
宋代
正一品:三师三公,三公三孤(政和以后)
从一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或称知院事),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骠骑大将军(武散官)
金代:
正一品:三师三公,尚书令
从一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都元帅,判大宗正事
元代:
正一品:三公,右、左丞相(元以右为上)
从一品: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宣政院使,宣徽院使,太常礼院使,将作院使,通政院使,行中书省丞相,行中书省平章
明代:
正一品:三公;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文武散阶);左右柱国(武官勋级)
从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文武散阶);柱国(武官勋级)
清代: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光禄大夫(文散阶),建威将军(武散阶)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各部院大臣,督察院左都御史,八旗满蒙汉军都统,巡捕五营统领,提督九门步军;荣禄大夫(文散阶),振威将军(武散阶);提督,驻防将军
6、清朝一品官员有哪些
1、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 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
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
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四,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
2、陈廷敬
陈廷敬(1638年 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西泽州府阳城(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清代大臣、学者。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
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秘书院检讨。康熙十四年(1675年),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后历任左都御史、工部尚书、户部尚书。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任《康熙字典》总修官。康熙五十一年四月病逝,年七十五,谥文贞。
陈廷敬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编》收入《四库全书》,其中诗歌二十卷,还有《午亭山人第二集》三卷等作品。陈廷敬在家乡所建的午亭山村保留至今。
3、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
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
和珅曾担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众多关键要职,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
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和珅死时年仅四十九岁。
4、福康安
福康安(1754年—1796年7月2日),富察氏,字瑶林,号敬斋,满洲镶黄旗人,民族英雄,清乾隆时期著名大臣,爱国将领,郡王。大学士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
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福康安早年参加第二次金川之战。
他先后率军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事件、保卫西藏的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统一和完整,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
此外,他参加制定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和金瓶掣签制度,对于巩固清朝中央与西藏地方的政治关系,维护祖国的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赐福康安贝子,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庙,入祀昭忠祠与贤良祠。
5、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fú],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和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福康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陈廷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张廷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鸿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清朝官制
7、候,国公是皇上亲封,那和一品大臣哪个更大
其实不一定的,大臣的品阶都是按一品二品这么来的,不是所有的大臣都能封侯,也不一定是一品大臣才能封侯。比如有个大臣立了功,皇帝封他为三品,但是因为有特殊贡献,皇帝直接封个侯,侯并不是官职,而是荣誉的象征。
侯是五爵当中的最末等,国公相当于是爵,第三等。
8、康熙年间一品武官大臣叫什么?
正一品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武职外官无 正一品.从一品:清朝军队分为八旗兵和绿营兵两大类。绿营兵就是汉兵。八旗官兵分驻各省,每一省旗兵最高长官为“将军”,从一品;各省绿营兵最高长官为提督,从一品
9、古代大臣一品到九品管理什么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这里的太师、太傅、太保……只是对大臣的一种荣誉加衔,或死后所赠.右都御史是总督的加衔;右副都御史是巡抚的加衔;总督和巡抚是地方最高长官,兼了都御史的头衔,就可以有弹劾权.这些都是空衔而不是实职.